资产表现
过去一个月,各大类资产表现如下:
-股市:港股A股震荡,美股下跌。A股沪深300指数上涨0.4%,上证指数上涨1.0%;港股恒指上涨0.8%,恒生科技下跌3.1%,恒生国企上涨0.2%;美股下跌,标普500下跌5.8%,道指下跌4.2%,纳指下跌8.2%,美股波动性提升VIX指数大幅上涨13.5%;欧股下跌,欧元区斯托克50指数下跌3.9%,日股日经225指数下跌4.1%;新兴市场指数上涨0.4%,
-债市:美债收益率小幅下行。10Y美债利率下行4BP至4.20%,5Y美债下行7BP至3.9%,2Y美债小幅11BP至3.88%。中国十债收益率上行4BP至1.82%。
-汇率:美元小幅走弱。美元指数跌3.2%到104.2,美元兑在岸人民币下跌0.3%到7.30;欧元兑美元上涨4.3%到1.10;美元兑日元下跌0.4%至150。
-大宗:COMEX黄金上涨9.5%,达到2876美元/盎司,NYMEX油价上涨2.8%。
表:全球资产表现(20240228-20250331)
数据来源:BLOOMBERG,大成基金
分行业看,全球股市行业分化,只有能源和公用事业上涨,信息技术,非必须消费,和电信服务跌幅较大超5%。发达国家行业指数中也主要是能源和公用事业上涨,其余均下跌。
新兴市场国家则普涨,除了信息技术行业和地产行业有下跌外,其余行业均上涨,其中材料涨幅最大哦8,9%,公用事业和能源涨幅也均超过5%。
表:行业指数表现(20240228-20250331)
数据来源:BLOOMBERG,大成基金
资金监测
主动外资流出放缓,EPFR数据显示,外资:主动外资持续净流出,被动外资净流出规模缩窄,整体外资净流出境外中资股2.4亿美元,南下仍大幅流入,3月最后一周南下净流入61.11美元,仍为港股主力流入。南向资金大幅流入医药。




中国
数据跟踪
中国1-2月份观数据表现可圈可点,消费复苏和地产企稳成为亮点。2月开年,CPI同比-0.7%,PPI同比-2.2%,部分受春节提前影响。生产端,工业产值累计同比增长5.9%,增速进一步提升,3月制造业PMI50.5,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以上。投资端,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4.1%,增速进一步回升,房地产投资同比-9.1%,跌幅进一步收窄。外贸方面,出口2月同比-3%,进口同比增长1.5%,出口端收到春节季节性因素影响。房地产新房销售同比-2.6%,跌幅大幅收窄,新房均价同比-5.22%,同比跌幅也有收窄。中国经济在化债和稳地产的一揽子政策之下有温和复苏的迹象,后续需要着重观察出口和地产的恢复情况
表:中国宏观经济数据跟踪
数据来源:BLOOMBERG,大成基金
美国
数据跟踪
特朗普上台后多项政策出台引发美股市场震荡,4月初的关税政策更是引起全球股票市场巨震。过去一个月,美国股市持续震荡,市场开始交易衰退预期。通胀方面,美国2月CPI为2.8%,低于市场预期2.9%,PCE2.5%,CPI稍低于市场预期0.1%,但是市场在关税影响下,长期仍交易美国经济滞涨。美国就业市场稍弱,3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22.8万人,大幅超出市场预期。工业生产方面,美国工业产值月同比增长1.44%,ISM制造业PMI为49,仍低于荣枯线。消费方面,社零同比上升3.1%,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64.7,消费各项均大幅回落。
表:美国宏观经济数据跟踪
数据来源:BLOOMBERG,大成基金
欧元区
数据跟踪
欧元区经济仍然维持缓慢复苏。物价方面,份欧元区CPI同比2.2%,回落0.1%。就业方面,欧元区失业率6.2%,维持稳定。工业生产方面,工业产值同比0%同比有所恢复,Markit欧元区制造业PMI回升到47.6,有所复苏但仍大幅低于荣枯线,工业生产仍恢复较弱。欧元区零售销售同比1.5%,小幅回升。货币政策方面,欧元区央行维持主要再融资利率2.65%,降息25bps,三个月Euribor利率下调13bp到2.34%。
表:欧元区宏观经济数据跟踪
数据来源:BLOOMBERG,大成基金
日本
数据跟踪
日本经济持续弱复苏。工业生产方面,日本工业产值同比转正1.2%,但低于市场预期0.2%。Markit制造业PMI下降至48.4。消费方面,社零数据同比增长0.5%,增速下滑。外贸方面出口同比增速11.4%,同比增速提高,但是仍稍低于市场预期,进口同比-0.7%,亦低于市场预期。物价方面,5月份东京CPI为2.9%,超市场预期0.2。日本央行1月无担保隔夜拆解利率维持稳定0.48%,美元兑日元汇率进一步下降到150。
表:日本宏观经济数据跟踪
数据来源:BLOOMBERG,大成基金
未来一个月重点关注
数据来源:WIND,大成基金
宏观
国内从总量经济上讲有了一定起色,包括化债、地产稳住等一系列政策稳住了部分预期。但是地产的问题当前也不能断言已经解决,仍需要密切监控地产的后续的恢复。
海外来讲,全球最关心的可能不是中国,而是美国作为实质上全球盟主的地位是否还能够维持,以及Trump想要做什么,为什么要这么做,以及可能有什么影响,下一个核心的关注点就是4月3日的关税政策。今年以来,Deepseek冲击了美股的部分核心假设(“美股在全球没有替代品”,特指美国受益于全球化的互联网巨头),导致了纳指今年以来的持续波动。
回过来看,美国的经济放缓已经成为定局了。拜登的经济政策是顺周期加大资本开支,是火上浇油的做法。Trump上台后,这些政策效果的退坡肯定会从需求端带来经济放缓;此外,Trump所推崇的关税、移民都是会推动高通胀的,目前唯一能对冲通胀的就是油价,但是油价目前看也很难再跌下去了。接下来美国经济是往什么方向走?滞胀(mini 70年代)还是弱衰退?前者是商品(黄金)的牛市,后者是长久期的债券。
资金层面,DS只是动摇美股核心资产的一个原因(不可替代性被动摇),另一个原因是特朗普代表的民粹派/民主派和全球化巨头利益上的冲突,这其中只有马斯克是一个异类,其他更多硅谷精英在意识形态上和民主党相似,因此Trump上台可能会拿他们“动刀”。
从全球视角出发,虽然短期我们在全球化下坡的阶段,但我们目前仍然在全球化的高原地带。如果美国经济陷入了深度衰退,一定会对中国经济有所影响,要保持关注对美国出口以及间接对美国出口的数据。另一个是要关注地产和中国长债,一个基础假设是,如果地产继续不温不火+出口有退坡但没有大幅下跌,股市会在修复之后以整固/宽幅震荡为主,这个时候中观行业、个股选择比较重要。
美债
当前经济形势呈现出东升西落的态势,东升虽面临较大阻力,但西落的阻力正在逐渐弱化。从经济数据来看,东升仍具备一定的支撑力量,投资端表现较为亮眼,房地产市场也有一定改善。然而,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,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,房地产对经济的深刻影响已成为广泛共识。
在此背景下,中国能否避免陷入如日本般的长期低利率泥潭,政策层面的决心坚定不移,今年设定的GDP增长目标为5%左右。但关键在于政策能否有效落地,经济复苏能否持续。
从利率市场来看,10年期中债收益率从1.58%上升至1.83%,一度接近2%(仅差10个基点)。然而,观察发达国家的利率走势,当利率低于2%时,往往伴随着数年的经济震荡。例如,发达国家利率从3%回落至2%通常需要2年时间,而中国仅用了4年;从2%降至1%,发达国家需要4年,中国却仅用4个月。2%的利率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,受到期限溢价以及机构行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。此时,债市不能简单地以政策利率的收紧作为判断指标,而应更加关注经济基本面这一更为敏感的信号。一旦经济走弱,债市将更容易受到冲击。
经济数据和利率的波动都会对债市产生显著调整。今年1-2月,经济出现了显著复苏,但2月的复苏对房地产化债而言仍面临艰巨任务。这种变化是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平稳发展期过渡的典型特征。未来,经济的走向将取决于新经济能否挑起大梁,能否依靠新经济模式避免陷入长期低增长的泥潭。
从美国方面来看,FOMC会议指引目前暂不调整政策利率,鲍威尔也在等待一个信号:关于关税对整体通胀的影响,以及劳动力市场是否会产生波动(当前失业率较低,整体表现较好)。联储表态中性,但也基本确认美国目前处于滞胀状态,英伟达和特斯拉这两只大股票的快速下跌也凸显了这一点。无论是东升还是西落,核心都是在于科技。如果中国能在新经济不受制于美国,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,才能真正形成东升西落的经济格局。
美债方面,美债收益率从最高4.8%下降到现在的4.2%,市场已持续一个月的纠结,市场和美联储都在等待关税何时对通胀产生影响的实际数据。综合来看,投资组合整体保持中性,久期相对偏长。